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AHA中国之声丨刘靖教授:ARB类药物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不同效应:一项系统综述与汇总分析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23/11/15 14:20:47 关键字:高血压 

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 2023)科学年会于11月11~13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举行。当地时间12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靖教授在主题为“改进高血压表型识别,精准预测心血管风险”单元报告了题目为“Different efficacy of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for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论文(Su4129)。该研究旨在通过系统综述与汇总分析评价不同ARB类药物(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阿利沙坦)降低夜间血压的疗效。

 

 

研究背景

 

夜间高血压(ABPM夜间血压≥120/70 mm Hg),与脑卒中、心力衰竭、肾损伤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密切相关,正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残留风险。与白天血压相比,夜间血压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更为密切。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作为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类型,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额外的心肾保护作用。有研究显示,一些ARB在改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夜间血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尚无专门的系统性综述和meta分析评估不同ARB类药物在改善夜间血压方面的疗效。

 

研究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2年8月8日,根据PICOS原则筛选纳入78项(N=13 108)ARB(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阿利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4~12周的临床研究,分析不同ARB类药物降低夜间血压,改善血压节律的情况。

 

研究结果

 

夜间血压降幅:阿利沙坦、奥美沙坦、替米沙坦的夜间收缩压下降幅度更大(分别为-13.04 mm Hg、-11.67 mm Hg、-11.11 mm Hg),而缬沙坦、奥美沙坦、替米沙坦的夜间舒张压下降更多(分别为-8.55 mm Hg、-7.6 mm Hg、-7.58 mm Hg)。

图1. Meta分析结果:不同ARB类药物夜间动态收缩压水平(ASBP)变化

 

夜昼降幅比(夜间血压降幅/日间血压降幅):该比值越接近1,说明夜间与白天血压降幅越一致,大于1说明夜间血压降幅大于白天。结果显示,阿利沙坦夜昼降幅比大于1(1.19),即夜间血压降幅大于白天。奥美沙坦夜昼降幅比值为0.96,夜间与白天血压降幅较为一致。

 

图2. Meta分析结果:不同ARB类药物的夜昼降幅比

 

此外,接受替米沙坦、阿利沙坦、奥美沙坦治疗的最后4~6 h收缩压降幅更大。与其他ARBs相比,阿利沙坦可显著改善杓型血压比例(由38%提高至67%)。

 

研究结论

 

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ARBs降低夜间血压作用的差异较大。阿利沙坦、奥美沙坦和替米沙坦在改善夜间血压方面相对更有优势,其中阿利沙坦的夜间血压降幅更大,且夜间血压降幅大于白天,并可显著提高杓型血压比例,有利于恢复正常血压节律。

 

临床意义

 

夜间高血压是高血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是心血管疾病的残留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显示,夜间收缩压每降低5 mm Hg,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17%。因此,针对夜间高血压优化管理策略非常必要。刘靖教授较早关注夜间高血压,牵头组织撰写了国际首部夜间高血压管理共识。本项研究是第一个探讨ARB类药物对轻度至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疗效的系统综述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ARB在夜间血压下降方面作用不完全相同。

此外,刘靖教授还创新性提出了“夜间-日间血压下降比”(nocturnal-diurnal blood pressure drop ratio)这一参数,来反映药物或器械治疗降低夜间血压的能力与优势。研究发现阿利沙坦在降低夜间血压方面更具优势且显著改善了血压节律,这可能与阿利沙坦酯半衰期较长(10个小时以上),且有降低尿酸的作用有关,但后续尚需更多研究来证明。研究还发现半衰期是影响药物作用时间的重要因素,替米沙坦和奥美沙坦等长半衰期药物,在最后4~6小时平均SBP仍维持了较大降幅。

这项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临床夜间高血压管理,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选择具有夜间血压下降优势的药物与治疗策略,有望实现24小时全程血压管理。


专家简介

刘靖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高血压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及心血管代谢异常、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及心血管药物与器械临床试验。

作为牵头人及主要执笔人主持撰写中、英文版《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夜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国家卫健委《县域血脂异常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等多部共识、诊疗规范,撰写中、英文版《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预防管理学组委员;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秘书长;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学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心血管代谢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委员会委员、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血管药物治疗工作组及欧洲高血压学会血压监测工作组委员。

现任 Journal of Hypertension、Hypertension Research、Clinical Hypertension、《中华高血压杂志》、《慢性病学杂志》编委;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中国预防医学》等期刊审稿人。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相关视频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4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